首钢集团丨赓续奋斗逐梦大国重器 首钢北冶攻关团队展实力显担当玩加电竞

  新闻资讯     |      2023-05-25 04:51

  《金属密封用镍基高温合金冷轧薄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高水平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贡献了首钢力量,再一次为大国重器助力奉献了首钢智慧。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镍基高温合金薄带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核心关键零件,曾严重依赖进口,多次发生“卡脖子”事件。

  首钢北冶勇挑重担、不负使命,以十年磨一剑的战略耐心潜心研究,以为国铸器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攻坚克难,取得航空发动机用系列高温合金薄带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工程应用的转化。2022年10月14日,在北京金属学会举办的科技成果评价会上,专家们评定,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十多年来,首钢北冶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金属密封用镍基高温合金冷轧薄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项目曾一度因表面缺陷问题停滞不前,成为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此项目的牵头完成团队是首钢北冶材料研究所耐蚀合金研究室。作为研究室负责人的文新理,意识到利用常规科研手段无法分析清楚问题原因,必须广泛吸取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创新。于是他多方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最终利用材料科学家洛静斯基《高温金相学》中关于晶界热腐蚀的理论进行了大胆猜想,将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EBSD等科研仪器和手段引入课题攻关,阐明了带材表面特殊微纳缺陷演变的科学机理和控制原理,将带材表面缺陷的认识水平和研究尺度推进到了微纳级别。

  玩加电竞

  经过不懈努力,攻关团队最终完成了此类材料化学成分优化、洁净化冶炼、表面质量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实现了航空发动机金属密封用镍基高温合金冷轧薄带的产业化。在本项目实施前,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合金密封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采购周期长,面临随时被卡脖子的风险,多次出现进口渠道不畅。因此研制先进金属密封用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材料的自主可控,对满足国家重大装备需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钢北冶材料研究所耐蚀合金研究室成立于2010年,研究领域涉及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电等重大装备用高温合金,团队曾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首钢科技进步奖”3项。研究室首任领军人章清泉教授30多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课题10余项,参与了多种型号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点项目,研制出多种国家急需的“卡脖子” 高温合金产品。先后培养了4名青年科技人才、10余名青年科技骨干,其中“全国百姓学习之星”“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北京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首都市民学习之星”5人次,被评为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事迹被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重大科研成果的开花结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传承。作为章清泉的徒弟,文新理、魏然、李国超等一批80后徒弟接过师傅的旗帜,为团队创新精神的传承做出了榜样。2020年是该团队最困难的一年,一边是繁重的科研和试制任务,另一边是人员短缺,团队3名成员在研国家课题、横向课题、公司课题共计14项,人均课题量超过了4项。而就在这一年,他们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涉及重型燃机用新一代变形高温合金、5G通讯用高强、高弹、高导铜合金带材等国家急需的关键材料,打破了国外专利壁垒,为产品走向商用提供了知识产权保护。

  首钢北冶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材料领域六十余载。先后承担了“神舟”系列飞船、运载火箭及嫦娥工程、国家863专项、重大仪器专项、“两机”专项等重大领域重点项目,研发的多种新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多种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进口替代,为重大装备、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首钢北冶始终立足高端金属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依托冶炼、热加工、冷加工等成套的生产装备,具备了一支专业领域覆盖面广,经验丰富,技术精湛,高学历、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形成了独立自主研发和生产高端金属功能材料的能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大家不忘初心,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逐梦大国重器的征程上,立志要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研制更多更好新材料赓续奋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