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开战就报废30辆坦克死伤无数玩加电竞只因12岁小孩儿拿错齿轮

  新闻资讯     |      2023-06-02 08:02

  在武器生产中,质量的好坏究竟有多重要?二战时期的苏联兵工厂内,因为一名12岁小孩装错了齿轮,导致30辆坦克报废,上百名战士因此牺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年仅12岁的孩子,却在兵工厂里上班?感兴趣的小伙伴别忘了点赞关注。

  1942年,在苏联的一家军工厂内,一名12岁小工人的失误,却酿成了巨大的损失,不仅让苏联战斗失利,还毁掉了苏军30量的坦克,造成上百名苏联步兵的死亡。

  后来,苏军在重新掌握战场后,才从损坏的坦克中发现,其变速箱齿轮有多个破碎——这就说明,这完全是质量问题导致的!工厂要负很大的责任。

  随后,车里雅宾斯克厂,立马对战损的坦克,进行了事故调查,并根据生产序号追查责任。他们首先调查了,事故的原因,发现损坏的重型坦克的变速箱,却装上了中型坦克使用的齿轮。而重型坦克的马力,和承受力都要大得多,这就导致发生了抛锚事故。

  最后根据生产序号查到,这批坦克工人,居然都是12岁的孩子?12岁的小孩,为何能被招到兵工厂上班?这还得从德国入侵苏联讲起。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苏军敌不过德军的猛烈进攻,节节战败,苏联也因此失去了大片大片的城区。

  战争上,敌我双方正是拼武器的时候,拥有了很多强大的装备,战士们才能在作战中,更加游刃有余,此时的苏联连连战败,为了能反击德国,保住军工厂成了最为关键的事情。

  为此,苏军最高统帅部,就军工厂的问题,展开了紧急会议。最终决定,将苏联西部国土地区的,大量军工厂,迁移到中部和东部的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在新的地方,重启全国的军事工业体系。

  于是大部队集中迁移到了乌拉尔、西伯利亚地区,直到1941年底,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的新兴军工基地,完成了基础的建设,终于可以大规模的开始制造武器,为前方的士兵们,输送最重要的作战装备。

  由于战事紧急,前方作战的苏军,又急需要大量的武器对抗德军,这个时候武器的生产,就只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举提高生产的数量。

  玩加电竞

  为了能提高武器的产量,降低生产的成本,苏联的军工部门决定,对所有武器进行简化生产。一些坦克上的零件材质,换成了大量的铸造件,而且还简化了很多,不那么重要的作战工艺,这不仅让成本降低了很多,还让生产变得极其方便和快速。

  甚至一些坦克中的发动机,直接用的就是卡车的引擎,有些轰炸机和飞机的零件,也都改成了木质的材料,总之就是能省则省,那会儿的苏联,更在意武器的生产数量,是不是足够多,足够快。

  当时,因为苏联大量的青壮年男性,奔赴前线作战了,但兵工厂里,又很需要大量的的零件安装工,因此,不论老人、妇女,甚至半大点儿的小孩,都被派去兵工厂工作了。

  因为简化后的安装,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熟悉之后,就能快速上手工作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12岁的小孩儿,也能在兵工厂工作的原因。

  在那个国家危难的时刻,只有所有人民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对于军工厂的工作,苏联的妇女老人们,也都没有怨言,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不过有的时候,安装工作也会出现岔子,毕竟兵工厂的员工们,也不是专业的,所以缺乏经验和常识的工人们,会出错也会很正常。

  兵工厂的工人们,将粮食都优先给了,前线作战的战士,所有人就这样挨着饿,完成了大量的武器生产工作,甚至为了产出更多的武器装备,很多兵工厂24小时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这样,“钢铁战车”帮助苏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按理说 当时的德军军工力量也很强大,但最终为什么没能战胜苏联呢?

  当时的苏联,为了抗击敌军的侵略,可以说是全民都参与到了战争中,身强力壮的男性,都去往前线作战,不能作战的妇女、儿童、老人,都在兵工厂内,帮助生产武器装备。

  而德国却恰恰相反,在纳粹的思想中,女人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抛头露面上战场,根本是不可能的。德国的大量男性,都前往前线作战了,剩下的女性只能待在家里,即便当时德国国内,产生了大量劳力空缺的情况,德国人也无动于衷。

  从这一方面讲,苏联就要好很多了,起码苏联的后勤部队,就能在女性同胞们的帮助下,得到充足的补给,后勤部队的保障,可是打仗的关键。

  后来德国虽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也开始动员国内的女性,参与到劳动当中,但根深蒂固的思想,已经很难改变,当时的很多纳粹党员,甚至都拒绝了这个命令。

  这就导致,德国在苏联的战场上,渐渐力不从心。虽然在战况恶化后,也有大量的德国女性,进入工厂工作,但占比并不大,而且也到了于事无补的地步。德国的战败,似乎成了必然。

  第二个导致德国战败的原因就是,德国国内十分严重的官僚主义,那个时候,德国就经常出现,相互踢皮球的现象,一份文件要盖无数个章的情况,非常普遍。

  官僚主义的盛行,导致德国的官员们,和工人平民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一方面,因为官员自身的腐败无能,另一方面是因为,民众们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官员的妻子们,就能在舞会上翩翩起舞,而工人们的妻子,只能被应招进工厂。

  纳粹无处不在的特权和不公平对待,让德国工人、市民十分的不满。这就导致,德国工人对战争,十分的懈怠和懒惰,甚至还学会了偷懒装病。

  当时随着战争的持续,工厂的订单越来越多,工人们只能持续加班,超负荷的工作,才能达到订单量,但德国工厂的生产效率,却反而降低了。

  德国工人总是找各种理由偷懒,而且还总会抱怨工厂的工作环境,和不断加长的工作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工厂的管理员,和纳粹官员却无所作为。

  再看看苏联的人民,所有的妇孺老少,都积极地进入工厂,战争期间,工厂的生产压力十分巨大,可苏联的工人们却没有任何的怨言。

  他们经常两三班地倒着上,很多工厂都是24小时连轴转,工人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在所有人团结努力下,苏联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时苏联的坦克数量远远超过了德国,整个二战中,苏联生产了11万辆坦克,而德国只有4万辆不到。所以德国的战败也成了必然。而德国入侵苏联的这一战,其实是为了迫使英国求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德国入侵苏联,其实是纳粹早已定好的作战目标,当时的德国崛起得有些晚了,面对被英法美瓜分干净的世界,德国想尝试重新瓜分世界,结果在一战中,被打得很惨,这条路行不通,德国便将目光瞄准的东欧。

  德国看重的,很显然就是苏联丰富的资源,苏联的乌克兰,是欧洲的粮仓,而南方地区,又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正是德国最为缺乏的战略物资。

  除此之外,野心勃勃的德国认为,东欧是欧亚大陆的心脏,控制了东欧,就可以往欧亚大陆的周边扩张了,德国想的可是要称霸世界的。

  欧洲大部分都在苏联,所以想控制住欧洲,就必须要攻下苏联。而想消灭苏联,必须得先打败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法国,然后再将英国赶出大陆就行。

  之后的计划是,解决掉法国和苏联之后,就可以利用东欧的资源,来和英美谈判,来达到长期的合作。

  当时法国投降后,希特勒自信地认为,英国也会跟着妥协的,然而却事与愿违,英国不仅拒绝了求和,还决定抵抗到底。

  这是希特勒没想到了,于是希特勒立即下令入侵英国,但德国的海军力量很弱,几次进攻,都没有取得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不仅如此,德国的很多港口,还遭到了英国的轰炸。

  但此时的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还在顽强抵抗,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援助,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苏联的存在。

  其实在德国入侵苏联前,苏联和英国的关系就很好,当时苏德战争爆发时,英国还第一时间援助了苏联。这让希特勒更加确信,只有打败了苏联,控制了整个东欧的资源,就可以迫使英国妥协求和。

  只是令德国没想到的是,苏联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不堪一击,德国高估了自己,更低估了苏联,苏德一战,让德国输了个彻彻底底,苏联没被打败,而德国想称霸世界的梦想,也就此破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