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玩加电竞空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投资布局

  新闻资讯     |      2023-05-19 23:31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商飞ARJ21、C919、CR929飞机项目的推进,军用飞机的技术升级和规模拓展,中国航空制造业进入自主研发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国际巨头加快布局中国市场,中航工业、电科集团等合资项目加速布局,带动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航空零部件的研制。近年来,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从零部件配套着手,让航空零部件产业呈现更加多彩的态势。

  航空零部件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航空零部件是飞机各种零组件的总称,按照其在飞机结构上的位置和大类可分为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航空电子部件、机载设备和其它几大类;狭义的航空零部件专指飞机机体零部件。

  航空零部件制造属于资本、技术、人才队伍密集型的产业。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链形成金字塔结构,金字塔最上面是整机总装,第二级是核心部件应商,底部则是各种机械、电子零部件企业;每一个系统都由成百上千的分系统、子系统组成,越到金字塔下层的供应商数量越多。

  在国内航空装备产业领域,中航工业属于绝对龙头,拥有相对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体系,我国排名前十公司中9家属于中航工业旗下,因此,能够引入中航旗下重大项目是地方发展航空产业的捷径。伴随国家军民融合项目的开展,以航发动力为代表的军工企业参与零部件的研制及量产;以航宇科技、无锡航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参与零部件精密铸造领域。

  从产业细分领域看,核心零部件如发动机、机载设备以军工集团和外国企业为主,国内企业因技术受限难以达到供应要求,标准件及附件是民营企业集聚的主要领域。航空材料领域,国内企业表现优异,在钛合金、复合材料方面表现亮眼,高温合金的进口替代空间极大。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航空制造业的核心,人类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按燃气发生器出口燃气可用能量利用方式的不同,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涡轮喷气、涡轮风扇、涡轮螺旋桨、涡轮轴和螺旋桨风扇发动机。

  当今世界能够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并形成产业规模的仅有中美俄英法,航空发动机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局面,典型企业如普拉特惠特尼、GE、罗尔斯罗伊斯、斯奈克玛等。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军用发动机比民航发动机发展更快,但仍远落后美英法国家。

  国内航空发动机以军用发动机为主导,主机制造主要由航发集团下属的众多研究所和主机厂承担,主要包括南方公司、西航公司、贵州黎阳、沈阳黎明厂等。在研的民用发动机CJ1000/CJ2000量产时间还较远,民营企业主要与国际巨头展开合作,从高温合金材料制备、精密铸造、叶片机等方面切入民用发动机市场。

  从国内市场看,预计2021-2035年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接近1.5万亿,年均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2021-2039年民用航空发动机整机市场超2万亿,年均超100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速超15%。而从发动机全寿命周期成本来看,研发、采购、使用维护三个阶段的费用占比约为1:4:5,进入零部件维修市场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机载系统与设备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飞机实现各种功能和综合性能的载体,在整个飞机的价值占比达到30-40%,典型的机载系统分为航电系统和机电系统两大类。我国军用机载设备发展相对较快,已经可以满足各型军机需求,民用机载设备发展缓慢,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军用飞机机载设备存在较高资质壁垒,装备需纳入军方型号管理,在军方的控制下进行型号研制和设计定型,军工行业外的企业较难进入,整个行业处于有限竞争的格局,行业波动较小。行业内企业主要根据军方订单生产,生产和销售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特征。

  在军用飞机上,机载设备供应商以军工集团下属企业为主,核心企业为航空工业和电科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下属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以及相关研究所是建设主体;电科集团下属14所、38所是机载雷达的重要供应商,中电科航电是航空电子领域生力军,电科集团也提供大量的机载设备元器件配套。

  在民用飞机上,随着中国商飞ARJ21、C919、CR929飞机项目的推进,国内机载设备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逐渐增多。主要企业包括昂际航电、鸿翔飞控、中电科柯林斯、中航雷华柯林斯等合资公司,以及陕西航空电气、安达维尔、江航装备、四川九洲、北摩高科、博云新材、航宇嘉泰等国内企业,它们的业务涉及航电系统、机电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客舱系统、氧气系统、厨房系统等多个方面。

  航空结构件按照加工成型的方式,可细分为锻件、铸件和钣金件,其中锻件和铸件占比约为85%,占据主导地位。

  航空锻件被广泛应用于机身机翼、发动机、汽轮机等位置,包括飞机结构件、发动机大型盘轴件、环类件等,其中飞机85%左右的构件是锻件。预计2025年我国航空锻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伴随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精密铸造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相应带动了航空航天企业对精密铸件的需求激增,预计2025年我国航空铸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亿元。

  国内航空锻铸件的厂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三角防务、陕西宏远为代表的专业铸造企业,一类是为主机厂配套生产一些中小型锻铸件的企业。鉴于军工锻铸件与主机厂以“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为主,竞争格局较为稳固,以中航重机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形成“一家独大”格局,整体研发实力最强,产品覆盖全面、营收规模巨大、市占率较高。

  标准件指的是标准化的紧固件、连结件等,是飞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紧固件能够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如钛合金紧固件。电子元器件包括连接器、电位器、机电元件等,是飞机机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件企业主要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少量外资企业。近年来,我国紧固件行业发展迅速,玩加电竞特别是民营企业数量大增。目前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行业集中度不高,工业总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规模较大的企业较少。同时,紧固件产品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产品同质化明显,生产能力过剩,而一些高端、技术含量高的紧固件产品则需要大量进口。

  航空电子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以力士宇航、泰科电子、安费诺集团等为代表的国外电子元器件企业,以中航光电、航电电器、航天精工、振华科技、火炬电子、鸿达电子、宏达电子等为代表的军工企业,以晨曦航空、华力创通、恒宇信通、航新科技、新兴装备等代表的民营企业。

  航空材料是制造飞机、航空发动机及其附件、仪表及随机设备等所用材料的总称,通常包括金属材料(结构钢、不锈钢、高温合金、有色金属及合金等)、有机高分子材料(橡胶、塑料、透明材料、涂料等)和复合材料。根据ICF统计,航空制造用材中铝和钢铁的用量最多,分别占48%和22%;价值占比中钛合金、铝合金价值量最高,分别占27%和26%。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钛加工行业整体下行的问题,高端钛材由于需求不足、进入门槛高、投资大,进入的企业较少;而低端钛材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企业生存艰难。随着中国商飞、空客项目等的产能释放,国内航空钛材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国内航空钛材主要企业有西部材料、宝钛股份、西部超导、鹏起科技等。

  复合材料在航空制造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包括机身、机翼、内装件、火箭和导弹发动机壳体、导弹弹药箱、喷管、发射筒、雷达罩和压力容器等。应用的细分产品主要有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光谱屏蔽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等也有一定应用。目前国内主要企业有中简科技、中复神鹰、中航高科、光威复材等。

  高温合金材料领域技术含量极高,目前具有完整产业体系的国家只有美英俄中四国,厂商数量不超过50家,一般企业很难进入。我国的高温合金生产水平与美国、俄罗斯等国有着较大差距,高温合金材料在供应上无法满足更高性能的航天航空发动机需求。目前国内主要企业有钢研高纳、图南股份、中航高科、抚顺特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