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1-2025年)玩加电竞

  新闻资讯     |      2023-08-08 20:05

  汽车产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与汽车产业的加快融合,推动了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提出产业升级战略,加快推进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汽车保有量及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汽车产销连续十二年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130万辆。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汽车产业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继出台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政策,明确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引领产业向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转型升级。

  宁波市是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凭借吉利、上汽大众等整车企业带动作用和汽车零部件产品齐全的先发优势,汽车产业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整车产销占浙江省汽车产业的一半以上,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名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市要紧紧抓住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历史机遇,按照“对标国际、领先全国、辐射区域”的汽车产业集群培育要求,聚焦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宁波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浙江省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推动宁波市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规模和效益实现双提升,2020年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556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0.5个百分点,总产值是“十二五”末的1.76倍,年均增速为11.9%,由原来的第三大行业一跃成全市第一大行业,占全省比重由“十二五”末的39.5%上升到49.6%,成为浙江省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区和创新高地。2020年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9亿元,增速比全国高40.7个百分点,总量是2015年的3.5倍,产值利润率由2015年的9%提高到2020年的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二)企业主体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汽车制造业企业主体不断发展,到2020年,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超过5000家,规上企业989家,比“十二五”末增加了507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逾300家。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上市企业16家。华翔、圣龙、韵升、均胜、吉利、继峰等龙头企业开展多起国际并购,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走出去”发展,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拓展了国际市场,而且实现了价值链向高端的跨越,促进宁波本地主导产业与国外分支机构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深入合作,使宁波汽车制造企业在产品梯度、品牌影响、市场渠道、研发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优势。

  (三)整零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以吉利、上汽大众、中车、凯福莱为代表的14家企业从事各类整车的生产和销售(其中7家已投产新能源汽车车型),截至2020年,整车制造企业产能达到183万辆,是“十二五”末的3.9倍,实现汽车整车产量76.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0.26万辆),是“十二五”末的1.5倍,产量占全国乘用车比重由2.4%提高到3.8%。汽车零部件涵盖燃油汽车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底盘、车身、电器仪表等全品类,在全国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均胜集团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华翔、双林、拓普、继峰、爱柯迪等7家企业进入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延峰、敏实、中信戴卡等15家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在宁波落户。

  1.整车。整车制造是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目前,宁波市共有14家整车制造企业,尤其以浙江吉利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全国的自主品牌车企中位居前列。2020年,汽车产量76.12万辆,产值856亿元。

  2.新能源汽车。宁波市共有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车型包括新能源轿车、客车、微型车和专用车,动力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2020年,宁波生产新能源汽车3050辆,累计推广应用54453辆,建成充电桩8100个。

  3.传统汽车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车身附件、底盘件等塑胶和金属类零部件产值居前;凸轮轴、进排气管、发动机油泵、撑杆和减震器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轻量化汽车部件(包括金属和非金属类)、方向盘控制器、门把手、管路接头、开关、饰条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

  4.新能源汽车零部件:BMS、驱动电机、汽车电子、核心原材料、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产品位于国内前列,拥有威睿汽车(宁波)、宁波容百、均胜电子等动力电池BMS生产企业,宁波菲仕、宁波海天、韵升电机、均胜电子等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生产企业,宁波容百、宁波杉杉等核心原材料生产企业,宁波绿动、宁波信远等氢燃料电池生产企业。

  (四)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十三五”期间,吉利汽车研究院、国家电投宁波氢能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行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落地,建成了省内唯一的汽车专业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杭州湾汽车学院,吉利-沃尔沃中国设计及试验中心正式投用,国家级汽车检测机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宁波建立了三大检测中心,建有浙江省电驱动创新中心等行业创新载体7个。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研究院27家、院士工作站9家。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64.2亿元,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43%。

  (五)产业集群效益凸显。“十三五”期间,宁波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已形成了以杭州湾、北仑为核心的整车生产基地,以鄞州、宁海、象山、余慈等为核心的高端零部件发展区块,整体上形成沿海、沿湾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杭州湾“万亩千亿”大平台品牌效应突出,吉利汽车总部、Smart全球总部均已落户于此,2020年,杭州湾新区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001.6亿元,同比增长13%,占宁波汽车产业产值近40%、浙江全省汽车产业产值近1/5,已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汽车)示范基地。依托各产业园、经济开发区、集聚区的空间载体,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成效明显,培育形成了宁波南部滨海新区智能汽车小镇、杭州湾新区汽车智创小镇的省级特色小镇,鄞州区现代电车小镇、北仑春晓国际汽车小镇的市级特色小镇。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市场正在缓慢复苏,在技术加速迭代与跨界融合、税收补贴等政策刺激双重因素影响下,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以科技型公司为主的造车新势力获得市场认可。“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加速了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加速向头部车企集中,市场需求变化倒逼汽车产业加快品牌化、高端化转型。尽管宁波在推动汽车产业与集群发展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距离高质量打造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目标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能力存在结构性短板,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不强,零部件企业以跟随主机厂的被动创新为主,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宁波市汽车制造业研发投入占比仅2.43%,明显低于全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水平(4.10%);二是新能源化进度滞后,我市整车企业现状产能以燃油车为主,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仅1/300,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2%)、全省平均水平(8.5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数量仅千余家,远低于广州上万家规模等);三是产业集群效应未充分发挥,产业链本地上下游配套率还有待提高,重庆等个别同类城市的本地配套率高达70%,产业科技服务支撑、后市场服务等无法完全满足汽车产业“新四化”需求,智能驾驶、出行服务等领域距离上海等先进城市仍有差距。

  贯彻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围绕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要求,切实扛起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使命担当,紧抓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历史机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以民族品牌为旗帜,以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包容共享、组织变革为驱动力,推动整车制造新提升,加快关键零部件新突破,构建专业服务新生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

  1.创新驱动,智能化发展。推动汽车领域人才、资本、创新要素集聚集约发展,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构建集群创新生态网络,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推动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

  2.协同协作,融合化发展。推动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速汽车与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推进设计、制造、服务环节的流程与数据一体化,打造汽车产业生态群落。

  3.积极引导,市场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应用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主体地位,更好的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推广应用、政策激励等引导作用,激发汽车企业主体的活力。

  4.包容共享,开放化发展。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建立跨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的联动机制,积极开展与国际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对标与合作,引导和支持企业群体式国际并购、技术合作,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

  至2025年,产业集群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生态全面构建,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打造成为竞争性企业相互合作、集群创新迸发、组织高度结网、集群与城市共生的国际知名汽车产业集群,跻身全球汽车产业集群第一方阵,成为我国迈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的一张名片。

  ——整车产品体系升级。整车产能达到2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能达到60万辆以上,中高端产品比重明显提升;整车产能利用率达到50%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达到20%以上;整车产值力争突破4000亿元。

  ——创新生态体系完善。整车研发设计能力大幅提高,关键零部件与整车实现同步开发、协同发展,研发经费投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建成创新中心3个以上、测试中心1个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水平达到高度自动驾驶(L4)以上。

  ——龙头企业引领发展。形成3个以上全球汽车整车品牌,积极打造华夏系汽车品牌标杆,引培20个世界百强汽车零部件品牌企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8家以上,上市企业数量达到25家以上。

  ——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布局优化。重点园区实现集群化、特色化发展,产业集群效应充分发挥,整车企业的本地供应商配套占比达50%。

  1.集中攻关纯电动汽车,抢占新兴市场。重点开发B级、C级轿车车型以及中型、中大型SUV,重点发展可应用于城市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车领域的纯电动乘用车。大力发展新一代高性能、大运量充换电式纯电动新能源客车,以及适应中长线路运营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积极引进适合本地港口、物流等领域应用的新能源集卡项目,推进有条件自动驾驶级别以上纯电动或燃料电池集卡由示范应用转向规模化应用。以环卫、物流等应用市场为重点,着力发展以城市配送为主的短途物流车以及安全性能好、载重能力强的环卫用纯电动市政工程车,鼓励发展物联网生物制品冷藏车等信息化专用车产品。开发整车平台化开发技术,实现整车系列化开发及核心零部件模块化配套。加大新型整车轻量化技术和整车安全、振动噪声、寿命等性能控制技术的研究。

  紧凑型及以上乘用车在城市家庭用车、租赁服务、商务车实现批量应用,公交客车、市政货车、短途物流车以及其他特定市场、特定用途等领域实现大批量应用

  紧凑型及以上乘用车在城市家庭用车、租赁服务、商务车、公务车、公交客车、市政货车、短途物流车等领域实现大批量应用

  乘用车:典型小型纯电动汽车(整备质量1.2吨)法定工况电耗小于12kWh/100km

  2.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构建产业生态。重点加大对具有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C-V2X网联功能的整车研发与生产,加快有条件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生产和示范应用,提高智能网联新车装备率。重点支持智能驾驶座舱、雷达探测、机器视觉、车辆姿态感知、车载光学、执行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等关键核心部件,攻关开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突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车辆与车外其他设备间的无线X)、线控执行系统等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展以LTE-V2X和5G-V2X为代表的C-V2X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建立车车/车路/车人协同体系。主动布局触屏技术、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车载信息娱乐、人机交互、ADAS功能镜头、车载激光摄像头、车载摄像头模组、ADB矩阵式大灯等智能驾驶关键零部件,研发融合视觉惯导技术与卫星定位等主被动一体的高精度定位和精确导航系统以及自动驾驶和人机共驾的控制系统、刹车系统、转向系统、安全系统等执行控制零部件。推动智能网联大数据与云平台规模化应用技术研发。

  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关键核心部件可量产,攻关多传感器时空融合的架构技术,开展集成式感知系统研发

  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关键核心部件可量产,攻关多传感器时空融合的架构技术,开展集成式感知系统研发,实现低成本的基于国产高集成度芯片的车载雷达开发及规模化应用

  研究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技术,推动覆盖宁波路网的亚分米级地图数据库及相关数据模型与存储标准建设

  研究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技术,推动覆盖宁波路网的亚分米级地图数据库及相关数据模型与存储标准建设,实现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多源辅助定位的组合应用,形成具备高可靠性的高精度车载定位定姿系统,动态下精度达到厘米级

  研发融合卫星定位、高精度地图和惯导系统的亚分米级自动驾驶车载定姿定位和精确导航系统

  研发融合卫星定位、高精度地图和惯导系统的亚分米级自动驾驶车载定姿定位和精确导航系统,提供适用于无人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数据,精度达到厘米级,且数据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精度地图数据模型和存储式样的标准化

  实现V2X通信模块样机的批量生产,完成大规模测试,完成V2X频谱规划初步工作

  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促进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完善,推动国家尽快完成(试验性)V2X频谱规划和频谱指派,完成认证体系建设,实现商用V2X通信模块产品开发

  结合底层通信模块的商业化开发,开展基于V2X技术的车辆测试、认证和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和应用

  不同品牌车辆之间、车辆与平台间实现标准协议下的V2X通信,大幅提升交通安全与能效

  建立“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应用服务”的三级信息交互平台架构体系,研究各平台间数据交互标准

  建立“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应用服务”的三级信息交互平台架构体系,完善各级平台标准化与运营工作,网联汽车在基础数据平台的接入率达到80%以上

  突破车载智能网关、数据协同处理、智能信息服务等车载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强化车载终端软硬件运行能力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完善的通信协议和标准体系,构建开放、共享的智能信息服务业务框架体系

  构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用户操控体验感的人机交互主客观评价体系,建立HMI市场调研和用户质量反馈体系

  实现低成本、多点触控、大尺寸、增加触感反馈的液晶交互界面关键技术开发,突破显示界面的增强现实关键技术

  实现多项驾驶辅助技能的集成控制,实现底层执行控制模块、ADAS功能模块及协同控制器的产业化

  实现多项驾驶辅助技能的集成控制,实现底层执行控制模块、ADAS功能模块及协同控制器的产业化,可有效利用网联感知信息的集成式控制器,可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的集成控制器

  攻克智能驱动、制动、线控转向等关键技术,实现对车辆电控驱动、制动、转向系统的精确、高效、可靠及协调控制

  攻克智能驱动、制动、线控转向等关键技术,实现对车辆电控驱动、制动、转向系统的精确、高效、可靠及协调控制,实现自主的线控制动、高安全性线控转向系统的系统开发与产业化

  3.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搭建氢能产业链条。布局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核心零部件,建立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燃料电池到燃料电池汽车的完整产业链,突破高比功率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电堆控制系统、氢气制备与车载供氢系统、双极板、膜电极与质子交换膜、储氢罐等关键核心产品与技术。全力推进高性能金属双极板和石墨双极板研发和生产,积极布局复合双极,开展高活性、长寿命、低价格催化剂的研发和生产,增强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竞争能力。引导并支持传统空压机企业向氢空压机生产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用密封件的研发和生产。

  4.优化调整节能汽车,主攻中高端产品。丰富高端乘用车车型,在大批量生产A级、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的同时,加快高品质C级、D级轿车和中型、中大型SUV、MPV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完善车型系列。重点完善或开发搭载1.5T及以上+48V启发电一体机的弱混动力系统,完善或开发搭载1.5T及以上+7DCT+变速箱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混合动力模式油耗比传统车节约25%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加强混合材料车身成型及连接、整车轻量化仿真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引导轻量化材料在车身、零部件和整车的广泛应用,高效发动机、先进自动变速器等节能技术与产品的应用。重点发展汽油机增压器、电涡流缓速器,突破增压旁通等关联技术,进一步掌握双增压、电子增压+机械增压等复合增压技术。提升变速器传动效率,研发高压混动变速箱系统、电驱动两档电控减速器、自动变速器电磁阀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熟练掌握8档AT、6或7档DCT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并进一步开发出9挡以上AT、8或9挡DCT、350N.m的CVT。突破铝合金真空压铸和液压成型等先进工业技术,发展高强度轻质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加强车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特种塑料、纤维、橡胶等非金属材料在车身零部件中的应用,提早进行高压铝导线 节能汽车发展阶段目标

  围绕电动汽车产业基础,提升正负极材料、电池包集成、永磁体、电机轴承和执行器等产品优势,向产业链中高端进军。依托宁波容百等企业进一步扩大钴酸锂、三元材料、锰基正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依托杉杉新能源、维科新能源等企业,重点研发人造石墨等主流碳素材料,开展锂金属负极材料、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等行业领先的负极材料创新研究。依托均胜电子、吉利威睿等企业,加强电池状态监测、电池状态分析、电池安全保护、能量控制管理、电池信息管理等技术提升,重点发展低成本、高集成化电池管理系统,电池总成与车身、底盘一体化等技术。鼓励杉杉新能源、宁波容百等企业,联合石化材料企业开展高分子量的聚烯烃材料研究,重点攻关高性能的聚烯烃微孔膜、铝塑膜,加快干法隔膜、湿法隔膜、涂覆改性隔膜等先进工艺探索。把握锂电池发展趋势,着力引进培育固态电池生产企业。

  支持智能生态系统、全速ACC自适应巡航系统、预碰撞安全系统、GSG智能启停系统、智能高清行车记录仪等车载智能新产品的新车装备率,提升用户驾车的舒适性,提升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推进汽车电子系统由分散式架构逐渐向集中式乃至中央控制系统(超级处理器)发展,促进ADAS处理器芯片单功能、多功能组合和多传感器的融合,满足自动驾驶的等级需求。发挥均胜电子等电子控制模块龙头企业作用,加快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软启动模块、保护模块、散热系统信号检测模块等分散模块技术研究,进一步突破电机控制系统技术。加大新能源汽车电子研发投入,特别围绕BMS系统、功率器件、控制芯片集成封装、电池热管理系统、高性能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车载电动空调、48V混动系统、高压混动变速箱系统、两档及多档化电驱动桥系统、无线充电系统等附加值高的系统产品强化开发与生产,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端车以及国产自主品牌车企的合作。

  具备电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能力,实现EPS完全自主化生产,研发出稀土永磁微电机,具备自动充气的胎压监测系统设计制造能力。在中期车载微电机数量明显增多的背景下,大幅降低稀土永磁微电机单位能耗。同时陆续掌握换档提示、油耗改进助手、智能玻璃等循环外技术并实现批量化应用,持续降低车载娱乐系统等电器的电耗

  进一步减轻机体组重量,采用铝合金材质缸盖和油底盖,同时,探索研发可降低铝合金材质成本的生产工艺或可替代的低成本材料;突破缸体/缸盖精密制造关键工艺技术,实现检测装备自主化开发能力,探索研究面向3D打印缸盖的精加工技术;加强活塞降温技术的研发,采用自喷油活塞冷却系统降低温度,提升活塞寿命和耐久性。

  重点提升变速器制造技术,突破新型材料齿轮精加工技术及刀具涂层技术,以及带轮热处理后的表面软点控制技术,实现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制造和装配成套技术自主化开发应用,形成面向AMT、CVT、DCT、AT的制造技术及装配质量控制工艺和设备自主化开发制造一体化能力。行驶系统。

  研发面向无人驾驶的线控制动系统,围绕半金属、少金属、无石棉有机物等配方摩擦材料生产汽车刹车片,将刹车片品质向无噪音、无落灰、不腐蚀轮毂、使用寿命长、制动舒适的方向提升。研发无极调整阻尼力、高频激振阻尼力以及改善减震器外特性和减低噪声方面的减震器,加快高强度钢、铝合金副车架等底盘件轻量化应用。

  重点攻关铝镁合金薄板冲压成型技术,开发铝、镁合金先进连接技术,形成全铝车身零部件的冲压成形;攻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掌握基于国内材料的HP-RTM、C-RTM和Surface-RTM工艺预成型与成型仿真技术;形成碳纤维部件/车体开发同步工程能力,建立碳纤维复合部件/车体的设计、检测及试验准则;形成碳纤维预制工艺、预浸料工艺、PCM工艺的开发能力。

  重点攻关超高强度钢板成形技术,推广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模具镶块冷却水道精铸技术,探索推广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模具镶块3D打印技术;攻关铝镁合金压铸成型技术,开发出适合于复杂薄壁铝合金结构件的材料,形成复杂薄壁铝合金部件的结构及工艺设计能力,扩大开发可承受更高应力水平的铝镁合金结构件,实现压铸装备全面数字化、智能化。

  重点发展汽车座椅、内后视镜、方向盘套、密封条、安全带、仪表板、车灯等量大面广的产品,注重生产细节,强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引导小微企业围绕前后保险杠、轮眉、格栅、散热器装饰罩、防擦条、雨刮器等生产成本投入小、市场需求量大的PP、PE、ABS、PA6、TPO塑料类产品,鼓励采用材料微发泡轻量化技术进行生产,同时做好产品修边、打磨、擦拭、除尘、表面喷漆等工艺环节的处理,提高产品质量、美化产品外观形象。

  提升汽车后市场专业服务。推动汽车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发展,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鼓励汽车企业整合物流资源,重点围绕与汽车制造相关的原材料运输、零部件配套、汽车销售、后服务等领域,以业务外包、委托运营、联合组建独立运营物流公司等形式,提升汽车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加快发展供应链集采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汽车及汽配批发和零售市场、维修保养、二手车交易、汽车租赁、汽车保险、汽车金融、汽车美容等专业服务市场。规范汽配市场,打击供应链假冒伪劣产品,推行售后配件标准化。加快发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制造以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等专业机构,加强汽车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2.壮大汽车产业相关技术服务业。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标准制定、专利信息等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重点在汽车主被动安全、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增强对汽车整车、底盘、发动机、灯具、车身附件、汽车电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全系列产品试验检验能力。支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加快培育知识产权、检测认证、技能培训、技术转化与交易等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站式“中介超市”。依托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断优化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专利申请“快速通道”。引导制造企业通过购买工业设计服务,鼓励引进国内外优秀汽车设计人才和团队,以购买、租用、共建等方式与国内外顶尖汽车工业设计工作室进行合作,提高汽车设计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积极探索MR混合现实技术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应用,将现实场景与虚拟环境进行结合,不断提高设计人性化水平。

  3.丰富汽车产业服务业态。鼓励创新智能乘车出行和服务模式,推动汽车企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进“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鼓励建设统一的充电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智能服务平台,鼓励依托智能服务平台的充电导航、状态查询、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服务发展。支持企业开展充电设施运营模式创新,提升运行维护和充电服务专业化水平。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换电模式的示范运行。打造集汽车博览、信息交流、品牌展销、科普娱乐、汽车文化宣传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汽车工业综合体,实现传播汽车文化、沟通汽车信息、体验汽车科技、享受汽车乐趣,打造人、车、环境和谐统一的氛围。依托本地和长三角其他汽车集群文化资源,打造城市汽车工业文化标签,丰富汽车产业在城市设计、文化宣传等的形式,形成浓厚的汽车产业发展氛围。

  以重点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链式发展为导向,并加快在产业集群布局一批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引领区、支撑区、多点联动”的产业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吉利PMA、全球研发总部、高端零部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等一批公共服平台建设务,筹划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基地、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平台载体,重点招引国际知名品牌乘用车整车企业、世界百强零部件企业落地,引进知名高校及知名设计公司,依托吉利等现有车企资源谋划引进商用车项目,将杭州湾南岸打造成集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技术创新、检测测试、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依托前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充分发挥吉利、上汽大众两大整车企业集聚效应,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的研发制造和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发展中高端乘用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的整车制造。依托慈溪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并与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产业副产氢资源联动,以国电投引进为龙头,集聚氢燃料电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氢能储运等,形成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周边配套完整产业链,打造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产业基地。依托余姚智能光电产业园,打造以车载光学摄像头为核心的产业链体系,并加强与智能驾驶系统联动。力争到2025年,杭州湾南岸汽车产业引领区实现汽车产业产值4000亿元。

  依托北仑汽车智造产业园,重点发展中高端自主品牌的纯电动乘用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节能乘用车,重点打造高效动力总成、底盘系统、驱动电机、智能汽车传感系统、氢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部件汽车产业链。重点推进极氪电动汽车总部、吉利梅山、敏实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能释放。依托梅山港区发展汽车现代物流服务业,延伸高端汽车产业价值链,把北仑(含梅山)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及高端零部件制造、物流基地。力争到2025年实现汽车产业产值1500亿元。

  依托鄞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宁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海曙新能源材料产业园等园区,重点建设一批百亿级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打造多点联动汽车产业集群特色基地。以鄞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为重点,加快中车新能源客车产能释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三电”、汽车电子、智能传感器、动力系统等关键核心高端零部件,加快发展汽车工业设计、汽车微电子芯片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汽车零部件检测基地能力,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以南部滨海新区智能汽车小镇为核心区域,加快推进建新汽车产业园、吉利智能车灯、双林自动变速箱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汽车底盘系统、智能车灯、自动变速器等特色产品。以象山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域,重点发展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和特色内外饰件。

  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汽车产业创新体系,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发展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开展重大装备产品和技术工程化攻关,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并转化为首台(套)装备。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合作,发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在汽车智能制造、高性能电机驱动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推进建设电驱动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宁波汽车检测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宁波有限公司在研发检测、标准认定等方面的作用,会同企业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谋划组建汽车电子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到2025年,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力争达到2.8%以上。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集聚在乘用车、汽车电子、汽车控制、智能网联领域研究基础较好的企业资源,联合国内知名研究机构、测试中心、行业协会等在汽车、通信、交通、互联网等领域的科研力量,串联智能网联不同领域的研发资源,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在产学研用间的聚焦、流动与增值,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采用商业模式和市场运作机制,建立以会员费、服务费、技术转化、合同研究等为主的盈利模式,联合编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加强技术标准基础研究和人机交互与共驾、智能网联汽车基础云控等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形成自主可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创新联盟。聚集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联合关键零部件企业、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公共监管机构、共享出行企业,利用高校科研资源,着力构建以“人才+科研+产业+资本”为模式的新能源汽车产学研用创新联盟,致力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科研机构、政府、产业资本等多主体间的交流与合作。

  吉利汽车全球研发总部。由整车研究院、汽车动力总成研究院、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汽车创意设计中心构成,拥有最先进的研发技术中心、整车试验中心、动力总成试验中心、整车试制中心,重点围绕集设计研发、试验试制、质量控制、供应商协同开发于一体,进行汽车关键零部件试验和总成试验,新能源电机的性能试验、底盘耐久试验、整车分析评价、结构研究及测量等。

  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电驱动分中心。主攻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核心技术,重点建立电驱动实验室、新技术孵化基地,推动新能源整车等增量项目(汽车和零部件)在宁波落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基地为主体,充分发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检测、认证、标准制定、智库支持、技术研发等优势,引进相关资源,推动创建汽车行业第三方实验室,加强汽车产品计量、检验检测技术、检测装备研发等基础能力建设。

  着重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以及核心零部件等四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路线图。深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依托创新平台,联合多企业主体协同攻关整车及零部件系统集成、动力总成、底盘、储能、电驱动、电子控制、汽车轻量化等关键共性技术。围绕汽车生产制造环节以及智能驾驶等应用环节需求,鼓励本地整车、零部件企业与国内软件龙头企业组成行业联盟,开展联合攻关,谋划创建汽车软件创新中心。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重点攻关底盘一体化设计技术、高效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与轻量化、能源管理控制技术等。动力电池重点攻关高容量/高电压正极材料、高容量负极材料、安全性/高电压电解液、高熔点隔膜等新材料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重点攻关氢燃料电池电堆控制系统、氢气制备、双极板、膜电极、电堆、燃料电池、加氢、储氢罐等关键核心产品与技术以及测试与标准制定。

  智能网联汽车。重点攻关环境感知技术、高精度定位与地图、通信与信息交互平台技术、车载智能终端及HMI产品、集成控制系统等技术。

  节能汽车。乘用车以先进汽油机、高效自动变速器混合动力关键技术、48V系统为技术攻关重点,实现乘用车核心节能技术的快速突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攻关新型高性价比混合动力总成开发、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系统优化等。商用车以动力总成升级优化为技术攻关重点,加大混合动力系统、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智能网联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

  核心零部件(汽车制造)。车身覆盖件重点攻关铝/镁合金薄板冲压成型技术、铝/镁合金连接技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技术等。车身结构件重点攻关超高强度钢板成型技术、铝镁合金压铸成型技术。底盘结构件重点攻关铝镁合金挤压铸造技术、铝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技术、铝镁合金模锻技术、零部件内高压成型技术、大型结构件低压成型铸造技术。动力总成零件重点攻关缸体/缸盖制造技术、曲轴/凸轮/齿轮制造技术。高性能发动机核心零部件重点攻关活塞、连杆、涡轮增压器、直喷喷油器、高压共轨系统等制造技术。加快高强度、轻量化材料开发应用。

  面向汽车产业集聚发展需求,广泛对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导人才申报甬江引才工程等国家、省、市引才工程,依托企业海外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引进“海外工程师”。举办“双峰会”汽车人才专场活动,重点引进汽车行业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端创业创新团队,构建和完善汽车行业各类人才数据库。加强与国内外开设汽车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对接,争取在宁波建设汽车特色学院和支持与本地高校合作共建汽车学院。按照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对接宁波工程学院汽车学院等特色学院,支持高校科学设置汽车相关专业课程,大力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二)做强企业梯队,推动竞合性发展

  深入实施领军企业培育系列工程,实施“一企一案”动态精准培育一批“大优强”企业,鼓励企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建设特色型专业园区,提高产业配套率,完善产业链生态。推进企业多渠道上市发展,抢抓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机遇,实施“凤凰行动”宁波计划2.0版,加快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围绕四条特色产业链,鼓励企业专注行业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形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力争千亿级企业达到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8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上市企业达到25家以上。

  ,支持吉利汽车实施“精品车”战略,形成涵盖B/C/D级高级轿车和SUV、MPV、新能源等较为齐全产品系列;支持上汽大众宁波基地扩大生产,研发生产中高端产品;支持全球顶级品牌乘用车企业落户,增强发展能级;支持整车企业优先配套本地总成(系统)零部件产品,做大做强一批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形成“二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整车”的航母编队。

  搭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供需双方信息互通、互动交流。建立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创新激励机制,围绕汽车产业链关键领域,打通整车企业与本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设计研发链条,实现整零的同步设计创新;打通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的链条,实现整零产品质量的同步提升。支持零部件企业与全球主流车企建立合作,在同步设计、研发创新、高端配套方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推动大企业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网络等方面的支持和合作,提高集群小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参与社会化竞争的能力。鼓励引领型企业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整合国内外资源,结网抱团开展国际化收购、并购、合作,培育形成千亿级企业。到2025年,整车企业的本地供应商配套占比达到50%以上。3.增强跨领域融合协作

  推动汽车行业引领型企业和石油化工、新材料等行业的交流互动,挖掘共性市场需求、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制定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新产品应用推广。推进汽车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融合,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创新智能出行和服务模式。探索与国防军工领域的合作,加快军民技术双向转化应用,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三)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布局

  引导企业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集聚,推进先进产能扩产、延伸产业链。建立汽车产业链重大项目数据库,动态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定期发布汽车产业重大项目投资导向目录。推进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早日实现产能释放;做好已签约项目“代办式”“不见面”审批服务,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和建成投产。“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汽车产业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2.招引高端品牌项目落地建设

  全面梳理全市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产业链企业清单,编制产业链图谱,发布汽车产业链招商指南。围绕高端品牌乘用车、高效发动机、新能源“三电”、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子总成、感知系统等关键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创新机构、创新人才,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建立重大项目统筹招商机制,建立汽车产业招商信息共享平台,推进市场化招商、园区招商合作,建立全球招商网络体系。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全球品牌生态。到2025年,拥有全球汽车整车品牌3个以上,国内外知名的汽车核心零部件品牌20个以上。3.加强产业链强链、补链。

  顺应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共享化发展趋势,围绕电动汽车产业链、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节能汽车产业链等四条重点产业链细分领域,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补齐产业链现有短板,延伸产业链上下游,做好产业链精准招商。

  ——重点提升双极板、催化剂、空压机、密封圈等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的生产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碳纸、质子交换膜、氢气循环泵、DC-DC转化器等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重点补齐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总成、氢气供气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附件等薄弱环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重点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整车、智能驾驶座舱、车载摄像头、高精度定位、执行系统、安全解决方案等环节优势,补齐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感知系统、决策系统、通信系统等环节短板。节能汽车产业链

  ——重点加强高效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高效自动变速箱、轻量化零部件等环节优势,补齐高效动力系统总成、轻量化材料等短板。

  加快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动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智能管控,促进生产过程的精准化、柔性化、敏捷化。实施“机器换人”行动,加快推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加快生产设备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加强软件定义和支撑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培育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加强适应汽车行业特点和需求的优秀解决方案研发和推广普及。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突破80%。2.搭建产业云平台。

  推动整车等龙头企业核心业务系统云化改造,整合企业内部、外部数字资源,搭建产业链级、企业级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行业性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平台广泛连接、汇聚设备、技术、数据、模型、知识等资源,打造贯通供应链、覆盖多领域的网络化配置体系,发展协同设计、众包众创、共享制造、分布式制造等基于工业云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加快企业“上云”,培育设备上云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帮助中小企业从云上获取资源和应用服务,满足中小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业务系统云化需求,促进中小企业生产要素数字化。鼓励有一定智能制造基础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聚焦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业务全过程,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加快云化、平台化、服务化转型,打造“未来工厂”。到2025年,实现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全覆盖。3.谋划布局产业大脑。

  依托省产业大脑和宁波一体化智能平台,以宁波城市大脑数据资源体系和工业、商贸、农业、金融、科技、港航等经济领域相关系统数据为基础,推动政府侧、企业侧数据汇聚、有序交互和融合应用,谋划推进汽车产业大脑建设。依托汽车产业大脑,以产业大数据为基础,将产业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动态映射,通过数据融合分析,绘制融合产业链、创新链、空间链的全景图,构建并迭代提升亩均论英雄、产业链数据中心、产业地图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完善企业画像、政策画像、企业综合评价、全域治理数字化等功能,强化对产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提高产业数字化治理水平,助推云招商、产业精准服务,实现产业指挥精准决策。(五)提升标准质量品牌,优化集群生态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家汽车行业标准研究与制定,重点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基于LTE-V2X蜂窝通信、直连通信等功能、性能和接口标准化、新能源汽车标准等方面取得突破。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和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开展标准对比、质量比对等活动,实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制度,鼓励企业参与标准“领跑者”制度。2.开展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动落实企业质量首负责任制,建立质量应急处理制度、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岗位质量规范和质量考核制度。支持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取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通行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鼓励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先进标准,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汽车工厂,推广采用可靠性设计、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推动汽车行业传统制造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制造升级,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开展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争创政府质量奖。3.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

  加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培育注册和有效运用,制定宁波市汽车产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认定办法,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品牌,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提升品牌竞争力。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品牌抱团发展,通过“品牌之旅”等公益性品牌宣传展示活动和报刊、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媒体渠道,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大力宣传宁波汽车集群产业地标,形成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良性互动发展。(六)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出行

  1.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标杆,打造

  杭州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运行基地,加快5G网络测试、示范和商用进程,布局建设LTE-V 通讯基站、LTE-V 路侧单元,开发和应用智能红绿灯、无级光照模拟设施、卫星定位差分基站,设计开发高精度地图,丰富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场景,推进建设规模和设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优化市政公路信息化建设,以智能设备改造高级别公路和重要联络线。以前湾新区为重点建设智能驾驶的公共道路测试区,协同浙江省打造全国首个杭州测试场-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宁波测试场-城市开放道路测试区域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体系。规划智能交通设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公路技术模版和标准体系。围绕智慧交通环节,加快杭州湾无人驾驶测试道路建设;推进智慧出行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特定车辆在港口码头、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机场等特定区域的智慧化应用;推进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等应用示范及服务体系的建设。2.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推广应用,鼓励本地车企开发在城市公交、出租、私人、租赁、环卫、物流、机场、旅游景区、开发区(园区)、大学等领域的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产品。加快充换电桩(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鼓励建设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智能服务平台,提供充电(换电、加氢)导航、预约、状态查询、费用结算等服务。鼓励企业、业主、运营服务商、充换电设施制造商等各类主体投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营模式,提升运行维护和服务专业化水平。3.完善汽车工业企业数字化新基建。

  推动Ipv6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工业以太网、短距离无线G等新一代工业互联网设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支持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推动信息技术(IT)网络与生产控制(OT)网络融合。加快推动基于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技术的主动标识载体在设计、生产、服务等环节规模化应用,不断拓展标识载体应用场景,推动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等融合发展。六

  完善汽车产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框架下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汽车产业集群培育工作,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园区的协作机制,协调解决集群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落实重大项目,统筹规划、项目、土地、园区和招商资源,对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整体谋划;组织交流和督促检查集群培育情况,指导集群发展促进机构规范运作,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推进合力。联合汽车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进一步提升宁波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促进集群多边交流和互利合作,引导集群企业“抱团”突破国外企业技术封锁以及开发海外市场。

  整合优化现有各项政策扶持渠道和方式,研究制定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扶持政策,在技术改造、关键技术攻关、创新载体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梯队培育、质量品牌培育以及集群促进机构运营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谋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性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汽车产业基金。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整车与零部件融合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等政策,形成“1+X”系列政策体系。研究建立汽车产业发展专家智库和支撑机构,邀请各界精英人士加入,定期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

  引导和推动市产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以股权投资、杠杆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投资倾斜。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政策。对重大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加大对汽车产业的用地保障,对于汽车产业布局的重大项目和符合产业链发展需求的企业用地优先给予指标倾斜。持续推进“亩产论英雄”改革,提升土地产出效益。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对整零协同开展保险产品创新,重点发展汽车供应链金融,在汽车产业先行开展应收账款贴现贴息和供应链产业链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进一步降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鼓励企业应用质保金保险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研究完善首台(套)产品保险补偿政策,探索建立保险费率分级浮动机制和分档阶梯补偿机制。鼓励保险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创新险种、扩大承保范围,加大对首台(套)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融资租赁、中期票据等工具拓宽融资渠道。

  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对在重点区域的集群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和重点倾斜。(四)营造集群良好发展环境

  全面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进一步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汽车产业发展和投资管理的相关政策,做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投资项目备案管理,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加强汽车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推进汽车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坚决防范盲目布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营造统一、开放、透明、公正的汽车产业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宁波市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机制,

  建立汽车产业集群统计监测体系,定期统计和通报汽车产业发展情况。建立宁波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评估体系,委托专业化第三方机构,对标国际知名汽车产业集群,优选评估指标、评价规则,开展对集群发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评价。建立产业集群培育情况定期报送制度,把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培育工作纳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目标考核内容。玩加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