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数控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玩加电竞

  新闻资讯     |      2023-08-29 15:30

  公司是从事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极少数自主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创新型企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42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修订)》,公司主要产品符合目录中“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之2.1.4智能加工装备”。

  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一种科技含量高、精密度高、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机床,具有适用范围广、加工质量精、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航空航天、船舶、精密仪器、发电等行业加工关键部件的最重要加工工具。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销售额达到74.75亿美元,预计至2027年将达到138.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81%;根据MIR DATABANK数据,2021年中国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约80.3亿元,折合12.45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16.65%。

  五轴联动数控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复杂精密零件制造能力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是解决航天、航空发动机叶轮、叶盘、叶片、船用螺旋桨等关键工业产品切削加工的唯一手段。从二战后的“巴统清单”到冷战后的“瓦森纳协定”,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把五轴数控系统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战略物资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和出口限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崛起和全球产业链的价值重配,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已超出贸易保护主义的范畴,逐渐演变成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的全方位竞争。在此背景下,我国军工产业需要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封锁。根据国内媒体转载报道,2021年4月底,瑞士被某些国家要求不准再向中国出口高精度机床。

  《中国制造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高档数控机床未来发展目标,指出“到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同时国家将数控机床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第4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2021年8月19日,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工业母机位于首位,排序在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之前,体现出其重要地位。为推动机械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重点装备产品推广应用,2022年6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印发了《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导向目录——机械工业领域(2022年版)》,将“高端工业母机之数控机床”列为目录内容第一大项,同时将“高端工业母机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也纳入目录。公司的主力产品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高速桥式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和五轴磨削中心,以及在研产品六轴五联动高效加工中心和五轴翻板铣削加工中心均在目录中,公司自主研发并批量应用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上的电主轴作为关键零部件也在目录之列。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提升立/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重型数控机床等工业母机的可靠性水平。同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通知(财税(2023)25号),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生产销售先进工业母机主机、关键功能部件、数控系统的企业,加计15%抵减企业应纳增值税税额。

  高端数控机床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子、船舶、兵器、能源、汽车、模具、刀具等重点产业,特别是航空、航天、军工产业,国产化需求紧迫、存量亟待更新、市场增长可期。

  以航空产业为例,高端数控机床主要服务于军用飞机及民用飞机的关键零部件加工。民机市场方面,中国商飞推出了三个级别客机,分别是ARJ21、C919、CR929。其中,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日,中国商飞公司向中国东方航空交付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该客机已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标志着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2023年7月16日,中国商飞公司正式交付第二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标志着C919大型客机商业运营正在提速。根据中国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C919大型客机累计获得32家客户1,035架订单;ARJ21共获25家客户690架订单,累计交付9家国内外客户、共100架机。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发布的《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中国民航业将步入发展质量提升期和格局拓展期,至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飞机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等航空产业具备产业链带动效应,是我国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特别是航空发动机零件、飞机结构件、飞机起落架等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对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高端制造装备的需求持续增加。但发达国家通过“瓦森纳协定”一直将上述高端制造装备作为核心技术,长期限制出口并持续减少出口数量。因此,我国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化和替代进口,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成为国内机床企业重要的市场增长点。同时,我国航空产业高速增长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将加速全球航空制造业向中国迁移,未来超过2.7万亿元人民币的维修保障、工程服务等航空后市场,也将向国内企业开放,带来新的市场及发展机遇。

  国防装备的资金投入水平取决于国家军费预算,为国家的刚性支出。我国的国防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国防经费投入增长较快,2015-2023年我国国防经费年增长率维持在7%-10%水平,高于同期GDP增长率。2022年我国军费占GDP比例为1.3%(美国该项占比为3.5%),“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整个“十四五”时期甚至到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节点上,我国国防支出增速或将长期高于GDP增速,国防支出占GDP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当前国际环境恶化,区域冲突和大国对抗不断升级,国防投入提速具有合理性和紧迫性,我国军工尚处于补偿式发展阶段。以导弹、火箭、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军工领域进入急速扩产阶段,高端数控机床对航空、航天、军工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民用领域方面,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内对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稳定性等精细化指标要求逐渐提升,下游客户对于五轴机床的需求大幅增加。高端数控机床民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刀具、模具、电子、能源等。以新能源汽车和刀具行业为例:

  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伴随着政策刺激及产品力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2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1万辆和688.66万辆,同比增长99.11%和95.61%,渗透率达到25.6%。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销分别为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到28.3%以上。相关政策支持导向及行业背景,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扩大有效需求。

  根据2022年8月IDC发布的最新报告《2022-202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趋势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1,598万辆的水平,年复合增长率35.1%,届时国内新能源车的新车渗透率将超过50%。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给汽车制造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主要体现在:(1)电机和减速器的结构变化带来的工艺升级需求;(2)底盘结构的变化带来前后车架加工路线)电池盒的加工效能和成本有待优化。目前,对于转向架、前后桥、底盘、发动机缸盖缸体、变速箱壳体、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等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格劳博、马扎克、德玛吉等国外企业已采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组成生产线,整线交付给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领域已有诸多成功案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上游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技术迭代和需求增长,大量的生产设备急需升级换代。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比上年同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是机械制造和重大技术领域的基础行业,约占整个机械加工工作量的90%,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水平。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海关、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刀具出口额231.87亿元,同比增长2.98%;刀具进口额97.32亿元,同比下降8.47%。2023年上半年,刀具出口额112.89亿元,同比增长0.44%,刀具进口额43.35亿元,同比下降10.89%,出口额明显大于进口额,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我国刀具出口额的不断提升,说明了国内刀具产品在世界刀具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我国刀具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1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6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83%;国产刀具市场份额逐年提高,从2015年的62.8%提升至2022年的72.8%。根据智研咨询的预测,2029年我国刀具市场规模将达到729.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

  中国每年需要进口的五轴工具磨床超过1,000台,公司产品五轴工具磨削加工中心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完成刀片、球头刀、波纹刀等复杂刀具磨削的设备,市场前景良好。

  随着我国加速推动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速400/600公里高速列车、节能与新能源动力总成、新一代信息电子、船舶及海洋工程、大容量电力装备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也急需装备升级一批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智能化、高效率的高端制造装备,上述产业需求也将推动具有高速高精、工艺复合、加工高效、生产稳定、智能化等产品特征的高端数控机床持续增长。

  公司一直致力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突破、设计创新、精细制造及标准制定,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有能力达成公司“进口替代”的重要既定战略目标。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系列化五轴立式(含车铣)、五轴卧式(含车铣)、五轴龙门、五轴卧式铣车复合四大通用加工中心和五轴工具磨削、五轴叶片机、高速叶尖磨削中心三大系列化专用机床以及服务于高端数控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系列化电机、系列化传感产品、电主轴、铣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公司在产品布局全面的基础上,除面向军工领域打造的高端KD系列外,针对民用领域的加工要求,研制了高性价比德创系列,满足多样化客户需求。同时,公司提供柔性自动化产线业务,即以高端数控机床为核心,整合夹具与刀具方案,配以自动物流系统、仓储系统等,依托计算机管控,将多种生产模式结合,可实现多品种产品的柔性化、自动化生产。具备设备利用率高、产品应变能力强、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高端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大量依赖进口,主要原因是其研制需要具备一流的精密机床设计和制造技术,并与尖端的数控技术密切配合方可实现,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的形成难度极大。不同于传统数控机床产品,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具有支持空间复杂特征加工能力的优势,更易于实现多工序复合加工,具有更高的加工效率和精度。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积累,形成了高档数控系统技术,通用、专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直驱功能部件技术,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技术,高性能传感与检测技术,高性能高速/低速力矩电机技术、高性能电主轴电机技术等核心技术能力。

  公司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主要服务于当前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复杂、精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是加工叶轮、叶盘、叶片等透平机械类零件的必要途径。此外,在发电设备核心零件、硬质合金刀具、石业、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制造等民用产业亦有诸多成功案例。公司自研自产的数控系统和力矩电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电主轴、激光干涉仪、激光对刀仪、编码器、转台、铣头等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均属于高档数控机床装备的核心关键部件,直接决定了高端数控机床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和盈利能力。近年来,公司的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均已实现对外单独销售。

  售前技术服务与售后维修服务也是公司的重要竞争优势。公司通过售前技术支撑,为用户定制全套的加工工艺方案、试加工及交钥匙工程来促成销售成单,与客户建立稳定、紧密、长久的合作关系。公司的售后服务支撑,得益于公司具有较高自主化率与本土化优势,较国际数控机床企业的跨国售后服务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与更低的服务成本。售前和售后人员掌握了最前沿的市场信息,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收集新方向、新工艺以及产品的改进意见并及时反馈回研发体系,形成公司产品品质的控制闭环,实现产品的良性迭代升级。预计,未来售前、售后服务等配套业务也会进入快速增长期,能够为公司贡献更多收益。

  公司主要产品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档数控系统类产品、高端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能够实现对航空、航天、兵器及民用领域等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多种类型产品的批量制造,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能力强。

  高档数控系统是高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其中GNC系列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GNC60/61/62的数次迭代,GDU系列伺服驱动器实现了GDU/GDUA/GDUB/GDUC的数次迭代,达到了国外先进产品的同等水平,同时产品的开放性、适配性较强,是公司高端数控机床的重要核心零部件。公司自主研制的高档数控系统,因其优秀的设计架构及丰富的功能,为公司各类型高端数控机床的应用及新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具备自主开发高档数控系统的能力,也是国外许多高端数控机床研制企业的重要战略布局方向。

  公司的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包括四大通用加工中心(五轴立式、五轴卧式、五轴卧式铣车复合、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和三大专用加工中心(五轴工具磨削加工中心、五轴叶片机、高速叶尖磨削中心),共计七大系列加工中心产品。在产品布局上,既有面向军工领域打造的高端KD系列,又有适用于民用领域的高性价比的德创系列。产品线覆盖了高端数控机床领域大部分加工类型、尺寸规格的高端数控机床产品且产品的各项性能同国外先进产品基本相当,因此能够满足于航空、航天、兵器、能源、汽车等多数高端制造行业的多类型、多尺寸规格的部件加工需求。

  公司的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包括系列化电机、系列化传感产品、电主轴、铣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产品已全面应用于公司各类型高端数控机床产品中。得益于具备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的自主研制大量技术积累,使得高端数控机床整机产品及关键功能部件之间协同研发适应性、响应速度优势明显,为公司产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可同时作为单独产品服务于航空、航天、军工、机械设备、机器人、自动化等领域。

  为满足用户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柔性化等制造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公司向用户提供完整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解决方案,方案涵盖高端机床整机、夹具、刀具、工艺方案、物流系统、仓储系统、生产管控系统等在内的完整交钥匙生产线,方案具备较高的国产化率,能够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加工等诸多领域,实现零件从毛坯到成品的柔性化、自动化制造。

  综上,公司的主要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能够实现对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多种类型产品的批量制造,从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到高端数控机床整机自主可控,“进口替代”能力强。公司的主要产品种类规格丰富、布局较为全面,在国内高端机床制造领域具有鲜明的特点,形成了一大批以“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关键零件加工成功案例,得到用户好评。

  公司的采购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策略制订和供应商管理两大环节。公司依据生产及研发计划实施计划性采购。具体模式如下:

  (1)多家比价议价:公司选择在《合格供应商列表》范围内的供应商,进行多家比价、议价,以保证采购物料的最高性价比和合理采购成本。公司通过加强对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和零件制品、电子元器件等主要原材料市场的持续跟踪、深入分析,公司依据生产及研发计划制订采购计划、调整波峰与波谷期间采购规模,最大程度地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集中采购、战略合作:针对交货周期较长的产品,公司采取集中采购策略,该类物资的采购由公司资材部门负责;针对重要供应商,公司采取战略合作方式,以保证主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与品质稳定。

  公司产品的特点为通用化平台上体现定制化功能,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公司总体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订单合同为依据,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编制工艺路线,结合交付计划和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对其中的标准组件,以市场预测及历史同期订单趋势为依据,进行适度预投产。

  在生产组织方面:公司一般按照“以销定产,保持标准组件合理库存”的原则,根据销售计划及实际销售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对于定制化程度较高的产品,由于不同的用户对产品的配置、性能、参数等要求存在差异,公司将客户的定制要求下达到研发中心进行设计开发,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销售合同,进行备货、生产。

  在生产作业方面:生产部门严格执行设计部门及生产技术中心确定的工序控制要求,执行生产计划。质量管理部根据产品性能要求和相关工艺设立关键控制点,并制定控制项目及目标值,监督生产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作业指导。

  公司将部分非核心工序、非核心零部件委托给外部单位进行加工、生产,外协加工费用占当期主营成本的比例均较低。外协加工价格主要基于加工难度、加工成本等因素,经比价和协商确定。

  首先,公司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及优势,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开展用户行业分析,通过与龙头用户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加深对高端用户需求的理解,准确定义产品,与用户合作开展工艺验证,快速迭代、加速产品成熟,逐步形成应用示范,扩大形成优秀案例,在目标行业中扩大良好影响,形成对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的影响辐射,加速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用户口碑;其次,近年来公司积极参加中国国际数控机床展览会(CIMT)、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中国台湾机床展览会(TMBA)、俄罗斯国际机床展览会(METALLOOBRABOTKA)、重庆立嘉展会、青岛国际机床展、CIE工业博览会、深圳大湾区博览会等各类国内外专业展会,集中发布新产品、新技术,展示大量应用案例,向目标用户定向发邀请函,与目标用户开展技术交流。同时,公司积极在相关行业权威杂志上刊登论文或新产品信息,扩大公司在业内的影响力,并通过新媒体拓展业务,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目前直销市场按地域划分为华东区、华北区、西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东北区,并按其市场成熟度情况进行区域管理,各区域分别设置一名大区销售总监。

  直销模式以售前技术能力为支撑,通过为用户定制全套的加工解决方案以及交钥匙工程来促进销售成单。售前技术部为用户制定工艺方案及样品试制,公司工艺技术输出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客户黏性,促进成单。除了有效推动销售工作外,同时也掌握了最前沿的市场信息,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掌握行业发展趋势、新方向和新工艺,并向公司研发系统及时反馈,从而推动产品技术提升。

  同时,公司建立培训体系,通过多渠道的培训模式服务用户,解决了客户“五轴技术入门难”、“高档机床用不好”的现象。

  公司售前技术服务模式是公司销售的核心竞争力,相较于境内市场的国外厂商具有显著优势。

  目前,公司的经销模式以报备项目、买断模式为主。经销商主要角色在于获取用户需求,并向公司销售部门进行项目报备;在获取信息后,协调售前支持人员跟进项目并进行方案设计、试加工等环节;授权经销商投标,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公司与经销商签署合同,经销商与终端用户签署合同。公司优先选择具备国外知名五轴机床品牌销售经验及精通用户行业工艺的经销商。

  公司具有完善的研发体系以支撑公司整体的产品研发工作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工作。在整个公司层面,研究院、设计院与生产技术部及市场部、资材部、生产和品质等各部门构成了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由市场部提出产品开发需求,研究院及设计院完成立项、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开发并打通了产品的试制及测试流程。生产和品质部门从工艺开发阶段开始介入新产品生产的技术准备,保证产品的生产技术资料顺利转入生产系统。资材部门配合产品开发,负责各种原料和设备采购。

  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分为立项、设计、试制、结项四个阶段,产品量产后,研发部门还将协助生产部门对量产产品进行持续改进。

  公司制定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清晰定义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的流程,明确立项阶段、设计阶段、试制阶段、结项阶段等工作流程,过程监控伴随全过程保证项目管理进度和工作质量,有效地控制研发成本,确保产品能满足立项目标和客户的相关要求,并同时保证产品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司掌握主要产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的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依靠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在持续高强度自主创新的支持背景下,形成及掌握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高档数控系统技术、通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专用五轴数控机床技术、直驱功能部件技术、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技术、高性能传感与检测技术、高性能低速力矩电机技术、高性能高速力矩电机技术、高性能电主轴电机技术等,实现了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产品的功能、控制精度和加工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对公司实现“进口替代”的战略目标起到了核心作用。

  同时,公司围绕核心技术领域的通用机型、专用机型、高端数控系统技术、高性能低速力矩电机技术等,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2项,主要针对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五轴翻板铣加工中心、叶尖磨、五轴工具磨床、力矩电机、GNC6X系列数控系统的技术开发与迭代,同时对在研产品高效紧凑型专用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小翻板铣)等产品做出充分的技术储备。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拥有专利264项,包括发明专利112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0项,商标59项,作品著作权3项。申请中专利218项,其中发明专利21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新增申请中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2023年1月,公司被中华工商时报社认定为2022年度“最具创新力企业”;2023年2月,公司“加工中心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评选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23年4月,KMC800S UMT五轴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被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评选为“产品质量十佳”;2023年5月,公司于2022年推出的新机型德创五轴立式加工中心DMC50被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会专家评审团认定为“复合型新产品-雄鹰奖”;2023年6月,KMC800S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被金属加工杂志社评为“首届加工中心产品创新奖”。同时,2023年4月,公司主力机型KMC800S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获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认定的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9级(最高级别)、KFMC2040U五轴卧式翻板加工中心获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认定的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5级。公司在由金属加工杂志社举办的“第三届加工中心用户调查”活动中,荣获“用户满意品牌”。

  报告期内,公司在原有的四大通用技术平台和三大专用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深耕研发,完善产品布局。

  公司在原有五轴龙门加工中心GMA和GMB系列产品基础上,开发了五轴高速桥式龙门加工中心新产品GMC3060,产品配置可移动头库系统,自动交换A轴单元功能,实现高速摆头、大扭矩摆头以及激光测量摆头三种摆头的自由交替使用,配置全封闭防护系统、油雾收集系统、动态电源恢复装置和刀具监控系统等,使加工性能更加高效、多元。适用于大型航空航天钛合金、铝合金和非金属复合材料零件等的高效加工。GMC3060的推出,攻克了高速、高精桥式五轴加工中心关键技术,为飞机零件整体化及大型复杂化制造提供了解决方案。

  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是一款针对航空发动机大型叶盘类零件给予高效加工解决方案的专机产品,具备“高”、“精”、“尖”的技术特点。该产品的推出有助于提升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推动航空产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该产品对标瑞士力吉特同类型产品。

  五轴铣磨复合加工中心,是公司在原有专机平台化产品“五轴工具磨削中心”的基础上,持续演化创新,打造的一款铣磨复合加工的产品,其结构新颖,占地面积小,通过模块化组合,巧妙更换铣削主轴、磨削主轴及刀库,实现高效加工。适用于刀具行业和航空航天、船舶、模具、汽车等领域,可针对铣刀、钻头、铰刀、丝锥、小叶片、小叶轮等复杂工件实现高效铣磨复合加工。该产品对标德国瓦尔特、德国萨克、瑞士斯达拉格和瑞士力吉特等同类型产品。

  4)高效紧凑型专用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小翻板铣)已完成研发设计,进入生产制造阶段

  高效紧凑型专用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创新式的采用AC摆头的形式替代传统行业结构形式,从结构上规避加工奇点进而实现快速高效加工,设计工作台尺寸2000x1000mm,具备交换机构,双工作台交换可大幅节省加工准备时间,专用高速电主轴,最高转速18000r/min、最大扭矩60Nm、主轴功率65kw。适用航空航天铝材类的中小航空结构件的高效加工,满足新型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市场对批量化制造的装备需求,是制造飞机翼板、翼肋、型框等典型零件的首选设备。

  报告期研发投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8.83%,主要原因系公司承担较多国家级研发课题项目,并且在报告期内部分项目进入高研发投入阶段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既定经营目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升级、供应链优化、依托全产业链和产品技术优势,持续努力开拓市场,保持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新增订单的显著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20,107.12万元,同比增长42.77%。其中高端数控机床业务收入18,650.88万元,占比92.76%,同比增长51.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9.35

  万元,同比增长73.46%。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22.23万元,同比增长107.70%。新增订单同比增长93.08%。主营业务毛利率45.44%、同比增长2.42个百分点。数控机床平均单价177.63万元,较为稳定。

  公司坚持以进口替代为核心,持续积极探讨和研究新业务,在产能提升的基础上,注重深耕各领域加工需求,成功拓展各行业客户。在汽车、能源、机械设备等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海外订单也持续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同比增速93.08%。新增订单中,高端数控机床占比97.18%、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等合计占比2.82%。新增订单整机复购率约40%。

  报告期内,新增国内订单中,航空航天占比62.玩加电竞14%、机械设备占比11.75%、能源占比8.58%、兵船核电占比7.93%,汽车占比7.03%、其他如模具、学校等合计占比约2.57%。公司的系列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已在航天科工、航天科技(000901)、航空工业、航发集团四大航空航天集团所属30余家用户单位广泛应用,涵盖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铣车加工中心、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以及高速叶尖磨削加工中心。2022年公司推出的应用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转子叶尖磨削加工的新产品高速叶尖磨削加工中心KBTG1000本年又获新单。报告期,公司航空航天领域新增订单同比增幅71.77%。公司不断深化与航空航天领域用户的密切合作,2023年上半年,与黎阳国际、三角防务(300775)等航空航天领域新客户首次建立合作关系。

  汽车领域也是公司本年重点布局的民用领域,一方面深耕传统汽车领域,针对传统汽车缸体缸盖、壳体、涡轮增压器等部件加工均具备成熟的方案和案例;另一方面结合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较快的形势,针对新能源汽车车架、仪表板模具、电池电机壳体、前后桥、变速器壳体等零部件等均具备解决方案,并获得了客户的认可。报告期,汽车领域新增订单同比增速294%,公司助力某汽车企业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并加速实现汽车零部件制造的高端化和精密化,公司正在打造高效、高精、高性价比设备,以满足汽车行业用户的降本增效的实际需求。

  能源领域的升级与转型为五轴机床提供了进一步的应用潜力。公司通过公开招投标,与我国制冷行业和风机行业重点骨干企业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建立合作关系,其采购公司设备用于加工蒸汽压缩机叶轮、冷水机组叶轮、鼓风机叶轮等。

  在功能部件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制和大量技术积累,实现电主轴、伺服电机、力矩电机、主轴电机、激光干涉仪等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的对外销售,各类产品广泛服务于军工、民用及海外客户,多用于机床生产和检测,促进设备加工精度、效率、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提高,带动相关行业共同发展。目前公司已和国内多家知名机床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2年度公司拓展海外销售渠道,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性能得到海外用户认可,产品类型多元化。公司注重市场需求,组建专业团队对海外市场进行实地考察,2023年上半年海外订单同比增长450.21%,成果显著。

  2023年上半公司推出新产品五轴高速桥式龙门加工中心GMC3060,针对航空发动机大型叶盘类零件、整体式叶轮等高难度加工零件,给予了高效加工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国产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推动航空产业的高速、高质量发展,实现进口替代。

  本年度生产加工设备将会陆续到位,内部生产管理不断优化,相关部门重点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工艺技术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同时加强对设备的升级改造和成本的管控,助力产能扩建工作有序推进。

  公司围绕五轴数控机床及相关功能部件投入研发力量,持续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新增申请中专利6

  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新增承担1项国家级课题项目,获批国拨资金463万元。2023年6月,KMC800S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被金属加工杂志社评为“首届加工中心产品创新奖”。同时,2023年4月,公司主力机型KMC800S五轴立式加工中心获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认定的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9级(最高级别)、KFMC2040U五轴卧式翻板加工中心获得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认定的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5级。

  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五轴高速桥式龙门加工中心GMC3060已完成研制,并交付用户。在研新产品六轴五联动叶盘加工中心、五轴铣磨复合加工中心及高效紧凑型专用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小翻板铣)均处于设计研发或生产制造过程中,新品的不断推出为公司全面布局市场、持续保持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持续改进创新、重视质量管理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和源动力。公司将合理化改善作为一场提高质量、增加效率、降低成本的持续性行动,持续开展合理化改善活动。通过“三类提案、三种组织周期”落实合理化改善活动的常态化和持续性;通过“三层组织、两级评定”加强合理化改善的正确性;通过“五类奖项,三种鼓励”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五个一员工培养成果,六个倾斜方向”达成改善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全员持续改善的主题,达成提质、增效、降本的目标。

  高档数控机床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支持、推动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军事现代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的产业政策持续加码。若未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将对公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产品持续向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模具等更多领域开拓,不同领域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有差异,如果公司不能迅速适应不同领域的工艺差异化需求,迅速开展技术迭代升级,丰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提供满足不同领域加工需求的差异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向用户提供最佳的加工方案,将面临产品无法适应市场新增需求,导致收入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用户以航空航天产业为主,其对高端数控机床产品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方面的定制化要求较高,毛利率也相对较高。随着公司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公司的产品正在向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工程机械等诸多领域拓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用户使用的高端数控机床在定制化配置方面有所差异,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也会有所不同,下游客户结构的变化可能使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有所波动。而且,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对手也在着手投入或加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国家政策调整或者公司未能持续保持产品领先,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也存在下降的风险。

  公司已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增加,如果经济形势恶化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风险。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加工航空发动机、导弹发动机的军工企业,以及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国产商用飞机、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民用制造业企业。下游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大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周期性波动会对下游产业的结构升级,以及终端客户的经营情况、速度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

  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下业长时间不景气,则可能超出公司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内部挖潜等方式应对的能力范畴,进而一段时间内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天科技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角防务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德数控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